夜巡林布蘭,這對我而言是一部很妙的片名,因為我一直記錯,老是記成「夜巡布蘭林」。
直到知道「林布蘭」是位畫家,才開始熟悉這名字。
此片的拍攝手法相當特別,(雖然海帶哥哥又再次睡著了,不過我想他是太累,而不是劇情悶。)每當男主角身邊出現新伴侶時,小倆口就會親暱坐在一起對著鏡頭開始像自我介紹般描述兩人認識的經過與迷上對方的理由,有現代人自拍的感覺。剛看到這一段時,還些許錯愕,納悶他們真的是在對我們(觀眾)說話嗎?此片也有舞台劇的味道,像是在屋頂上遇見天使的片段、以及寢室的場景~四周昏暗微弱,所有燈光焦聚在偌大的床上,彷彿所有人都退下舞台,只剩男女主角對話著。
這部片會想讓我看第二次。理由並不是極力推崇這部電影(但也不是說它不是部好片),而是其中出現太多人物,太多角色與互相的關聯,其實都還值得細細品味與探討。因為功力不夠所以角色比較錯綜複雜的只看一次我還無法看出精隨,所以我相信如果有第二次機會再欣賞一次,會更懂導演講表達的意思。
劇情安排:★★★☆☆
拍攝手法:★★★☆☆
推薦程度:★★★☆☆
另外,看到【中國時報】鄭治桂發表一篇關於此電影的影評,覺得很不錯,提供給大家參考~
中國時報 E4/人間副刊 2008/08/21
觀看黑暗的眼神 ──林布蘭的「夜巡」【鄭治桂】
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生於1606年,死於1669年)的名畫「夜巡」(Night watch)拍成了電影,一部關於「光」與「暗」的電影。這張畫,畫的其實是白天,但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它是一張關於「夜晚」的畫;如同畫裡那舞台般的黑暗與戲劇的光線,從來也沒有人懷疑過林布蘭是他那個巴洛克時代最了解「光」的畫家。
「廚師,大盜與他的情人」的大導演彼得格林納威,曾經受過藝術學院正規的畫家訓練,他的電影從來都具有劇場風格與濃烈的色調,帶著懸疑的氣氛,以及強烈個人色彩的手法演繹藝劇情。2007年,格林納威以一部「夜巡」參展威尼斯影展,又為名畫電影增添了一部令人期待的驚人之作,令人驚艷的是,這是一部企圖心遠遠超名畫家傳記的電影。藝術家導演沉潛研究,舉出「夜巡」這張畫超過50個疑點,進而大膽指出畫中藏著一個陰謀事件,關係著一樁命案!這張畫原來是畫家的一項控訴,也是造成畫家從鼎盛的藝術生涯跌落低谷的一個關鍵!
提到荷蘭的畫家,一般人也許會想到梵谷有代表作「向日葵」或是「麥田烏鴉」,如同維梅爾(Vermeer)的「戴珍珠耳環的女孩」和「讀信的女子」;大眾的印象與專家的判斷多少有點距離,至於現藏於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的「夜巡」,則公認是林布蘭他整個藝術生涯頂點的代表作。這件北方巴洛克風格的尺幅龐大油畫,不僅具備了氣派堂皇,涵義多重、技巧純熟、風格獨特、蘊蓄的力量飽滿而意象豐富等等一流鉅作的特點;它令人難以忘懷的印象,也和它那讓人思索再三的神秘感有關。格林納威以舞台劇的場景切換,大量的對白辨證著「事實真相」,不但未曾牴消這份神秘感,反而更增添了一種本不屬於鑑賞名畫該有的,推理的懸疑性。
格林納威當然不是要拍一部懸疑推理劇,可是他釋放這一種氣氛籠罩著全劇,換得觀眾注視名畫謎團重重的眼光。逐漸的,導演把「如何」畫出這樣一張畫的問題,轉換到「為何」會畫出這樣一張畫的暗示。他拍的是林布蘭,是他的性格,是他這個人,所以有他這些畫。觀眾跟著一幕幕場景的切換,一段段他與眾人的衝突和做作姿態、一句句他與妻子的私語對話、一幕幕獨幕劇般的畫家獨白、囈語和髒話,看見林布蘭的孩子氣,看著他的粗俗,他的率真,他的揮霍與他的自信與才華,他的任性與他的剛愎自用,看著他的悲傷與憤怒,他的同情與溫柔;看著他因為這些性格而一步步踏入不可自拔的命運陷阱。雖然我們知道,林布蘭在此之後,開始失意於畫壇,遭遇破產,痛失親人,孤獨而終的命運。但電影到此為止,「夜巡」之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但原因,誰願如格林納威探究得如此興致勃勃呢。
這終究還是一張名畫的故事,牽涉畫中人物、事件,荷蘭與英國的戰爭、畫家之間的自負相輕、畫家與妻子的恩愛、和女僕的慾望,電影劇終之後,除了讓畫家失落的去世妻子的名字之外,誰又能記得任何畫中人物的姓名呢(也許Angel?)?這一部只突出了畫家主角個人的「非劇情片」,眾多人名與人物關係已經形成了閱聽本片吃重的考驗!
那些卻是導演的障眼法,厲害!所有看得見的問題都不是答案,彼得格林納威用了林布蘭同樣的障眼法!張開雙眼的觀眾,也許會一時懷疑自己的感性,但誰若能不明就裡的去讚嘆林布蘭的「夜巡」畫中那種攫住你眼神的懸疑感,誰也就能欣賞格林納威的「夜視」(Nig htwatching)這部片子轉譯畫家觀看黑暗之眼的調階。這絕對是一部喜好挑戰圖像語彙混合劇場語言的解碼智力,於不疑處有疑的知性觀眾不能錯過的過癮極品;這也是一部不耐狂記人名與對白,無心緊追細節,於有疑處不疑的感官型觀眾,置身林布蘭畫室光影中的巴洛克視覺饗宴。
從片名「Nightwatching」可以知道這是一部關於「看」的電影。導演切換著舞台劇般的場景和畫面以取代劇情的線性敘述,把原先就不「存在」的完整真相,和關於「夜巡」的散漫線索,以巴洛克的畫家的手法混融(painterly)起來。如果說格林納威敘述故事的手法既主觀且帶著偏執的手法,這部「夜巡」受觀眾殷切期盼,不僅僅是由於導演的盛名,更由於林布蘭這位17世紀的荷蘭畫家,本身就是一位把畫室當成舞台,將人物角色放置在戲劇光線中顯現故事的一個舞台劇「導演」。這一次,畫家將謎團留在光線照見之處,讓人狐疑;卻在黑影之中藏匿了自己的一隻張開的眼睛,等待注視。而彼得格林納威則憑著自己的「畫家之眼」,透過鏡頭,看見400年前畫家注視黑暗的眼神。
這是一部令人更想知道林布蘭的電影。
- Aug 22 Fri 2008 14:16
【影評】The Nightwatching夜巡林布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